四、重视合作探究,养成创新习惯 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,它应该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。 1、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科学探究。科学探究是学生参与式的学习活动。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、动脑,通过自主的探究活动,学习物理概念和规律,体验到学科学的乐趣,了解科学方法,获取科学知识,逐步树立科学创新精神。要帮助学生克服怕出错、怕麻烦等思想障碍,同事在比较困难的地方给予具体的指导,使学生能够比较顺利地参与科学探究活动。这样做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成功的愉悦,避免多次失败的小鸡心理影响。 2、探究活动的选择。物理课堂要设计许多探究活动,教师可以结合本地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,自己设计一些有趣的探究活动。探究的课题应能激发学生的兴趣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、理解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科学的探索兴趣,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。选择那些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探究课题,对于达到这样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。 3、重视探究中的交流与合作习惯。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,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。教师在安排科学探究活动中,要注意学生这方面的良好素质的形成。物理课的大多数科学探究活动都不应该以个人为单位进行,要分组进行,每组两到三人。组内的角色分工要明确,例如甲负责操作、乙负责记录,或不同学生负责从不同信息源中寻找相关信息;另一方面,组内角色要转换,例如第一次甲操作乙记录,第二次乙操作甲记录。要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作用,不能由少数学生包办代替。这样做既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机会均等的全面练习,又能充分体现工作中的分工与协作。 五、保护学习兴趣,探索创新教法 学生大都具有强烈的操作兴趣,希望亲自动手多做实验。教师要充分保护和利用这个积极性,让学生更多的参加实验活动。在教学中,出乎学生意料的演示、生动形象的类比、深入浅出的解释、学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会中的有趣事例、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、探究性的学习活动和小实验、不断出现的挑战性的问题和随之而来的学生讨论,这些都是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。 教师不能只满足于让学生感到新奇获吸引学生的注意,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,在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中获得成功的愉悦。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持久的保持下去。 综上所述,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基础教育,基础教育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,初中学生是最富有激情和创造精神的。教师具有强烈的创新教育意识,才能培养出独立自主的、有创新精神的学生。在教学实践中,教师本身只有继续不断地探索学习更优秀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方法,才能培养出具有强烈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的一代新人才。因此,组织学生走出课堂,到社会去感知,参加各种科技活动,把学生的精力和兴趣引导到健康向上、探索创新的活动中,将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作用有机结合起来,便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,锻炼独 |